精神文明

巴中市八个常态化长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

信息来源:中共巴中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11-08 18:19

巴中市立足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城市定位,着力建机制、抓活动、夯基础、聚民心,以八个常态化长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惠及市民。

制度完善常态化。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研究制定巴中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40工程”及细化方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市民参与、调研督导、激励问责等工作制度,探索并完善宣传培训、资料审核、群众监督、督查督办、执法力量下沉等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指挥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不断夯实市、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统筹联动的五级创文体系。

活动开展常态化。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落在经常。实施最美城市美容师、最美志愿者等十大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大力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引领崇德向善良好风尚;实施文明市场、文明楼院等十大文明细胞创建活动,优化社会细胞;实施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十大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常态开展“小手拉大手”、整治“十大不文明行为”等系列活动,加快推进《巴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倡导公序良俗,培育新风正气;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纳入巴中传统民俗登高节,实施“8+X”工程,深入开展文明登高、清明祭英烈等特色品牌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包保联创常态化。实施包保联创、同创同责,由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宣传部挂包巴州区、恩阳区、经开区三个创文主战场,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包11个街道办事处,市、区级部门挂包34个社区、240个居民小组,形成区域挂包、市级挂包、区级挂包立体网络。各包保领导、包保单位干部职工坚持每月不少于1次深入挂包区域,围绕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扎实开展提升居民素质、整治环境卫生、抓好宣传教育、开展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坚持每月通报,实行双向打分,推动创文工作落小落实。

志愿服务常态化。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出台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具体举措,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关系转接、教育培训、激励褒奖等工作,注册志愿者年增长率超过30%。市级建立志愿服务孵化基地,2个区县建立志愿服务中心,各社区、景区、公共文化设施等按照“六有”标准设立志愿服务站,政务大厅、交通场站、银行网点等按照“四有”标准设立志愿服务点。实施爱心助考、衣旧有爱、暖暖夕阳、青葱课堂、一对一品质助学等近100个巴中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各级志愿者围绕文明交通、植绿护绿、关爱特殊群体等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场次,15.1万名志愿者成为文明巴中领跑者。

基础建设常态化。结合巴中城市规划建设实际,实施十大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先后实施104个老旧小区改造、51条背街小巷整治、110个公共厕所改造、8条黑臭水体治理、8个农贸市场整治、7个便民市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并持续开展河道治理、亮化绿化工程维护、雨污管网治理、文体设施建设、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公共停车场建设、道路坑洼修补等与广大市民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点位建设常态化。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实地考察点位建设标准,对37类近500个点位,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召开点位达标现场会、开展分类培训、制作创文“明白卡”等方式,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实地点位精准对标达标建设。建立一个点位一个点长、一个点位一名辅导员的工作机制,分别落实各区域、点位的具体任务,经常开展现场督导,实行挂图作战、照图施工,对标达标。

资料收集常态化。严格对照网上申报的要求,围绕“图片资料、正式发文、说明报告、统计表格”4类材料的具体标准,举办专题培训,分单位梳理分工目录,将责任细化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严格到节点;建立网上申报资料收集平台,组织专人及时收集相关活动、各个点位图片资料及正式文件,坚持优中选优,严格保质保量完成报送任务。

督查指导常态化。实行“日常指导+专项督导+联合督查”模式,市创文办组建日常指导组和市民巡查团,对创文工作开展全方位、常态化巡查指导;市创文专项工作推进小组组建督导组,对八大环境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市纪委、市绩效办、市创文办组建联合督查组,实行重点督查。对指导、督导、督查发现的问题,“发点球”的方式实行“一通报、二整改、三问责”,强力促进问题整改落实。(许聪撰稿)

阅读:3319  【字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