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平昌旅游破解同质化瓶颈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22 09:55
  6月16日,端午节前的周末,平昌县白衣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人山人海。周蓉华在景区内经营的“官渡粑粑”店,上午10点过门口已排起了长队。周蓉华边张罗生意边向记者介绍,“到了周末和节假日,一天能卖三四百个粑粑。”
  借力景区发展,旅游业也成为平昌县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不少农户吃上了“旅游饭”。
  不过,发展旅游业平昌并无优势。依靠“从无到有”,近年来,平昌成功创建了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行列。□本报记者史晓露
  “旅游+” 打开旅游产业闭环
  平昌县白衣古镇历史悠久,古镇上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宫殿寺观、牌坊石阙、楼阁亭台随处可见。
  不过,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常年养在深闺当中。“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前几年的洪水袭击,古镇损失惨重。”平昌县白衣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建安介绍,2015年,当地启动了修复重建工作,古镇遗迹得到修缮,现被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水上运动、新农村建设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
  不过,“古镇游”日益火爆,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
  在熊建安看来,关键是深挖古镇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白衣古镇是清代吴氏家族发源地,吴氏子孙英才辈出,先后涌现了三位翰林进士。”熊建安介绍,当地修缮了吴氏宗祠,并设立了家风家训馆,在镇上常年开展戏剧、评书、舞狮等民俗文化活动,形成景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古镇就热闹非凡。周蓉华是成都双流人,此前在成都洛带古镇、黄龙溪古镇经营店面,今年他又在白衣古镇增设了门面。“这里生态环境很好,很有发展潜力。”周蓉华说,当地政府给了很多优惠,他们租用的这间43平方米的铺面,一年租金6500元。今年“五一”期间,他们就实现营收6000余元。
  越来越多当地人也享受到旅游红利。今年2月,“张太公客栈”在景区开门营业。客栈老板——66岁的张永坤此前一直靠打鱼为生,儿子媳妇常年在外务工。今年春节期间,自家农家乐开张后,儿子媳妇也留在家里帮忙。“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有七八桌客人。”张永坤说,短短4个月,他们已经有4万余元的收入。
  不过,张永坤也有烦恼。“目前景区的配套还跟不上,一到节假日堵得水泄不通,停车很不方便。”此外,留在景区住宿的客人不多。
  对此,熊建安说,目前景区正在扩建停车位。同时,景区二期建设正在加紧进行,玻璃栈道、花海基地等多个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旅游+”也成为其他景区一条必由之路。“旅游+教育”打造研学基地、“旅游+农业”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游、“旅游+森林”发展康养基地……各景区正错位发展。
  深度体验 破解单一观光游瓶颈
  如何破解单一观光游的发展瓶颈,也是当地众多4A级旅游景区的困惑。
  距离白衣古镇一小时车程的驷马水乡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比白衣古镇更早发展起来,因紧挨巴达高速驷马出口,依托境内丰富的水资源,游客可赏湿地、可划船、可骑行,但仍以一日游、观光游为主。景区内开办了一百余家农家乐,空置率较高。
  如何实现单一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
  从丰富旅游业态着手。6月15日,驷马水乡大峡谷开园,打造了山水溶洞、峡谷极速漂流、大型水上乐园、峡谷运动攀岩、森林探险、水上娱乐等项目。“这些项目极具神秘性、参与性和挑战性。”项目投资方、四川省鑫艺锦绣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符光华说。
  此外,景区内还建设了现代农业观光园——平昌元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内建有“农耕风貌区、香花观赏区、循环农业区、原生态林地区、生态果林区、休闲观光区和健身活动区”七大主题功能区,各种新奇的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琳琅满目。
  “通过布局小景点完善业态,不仅可以增加景区效益,还能带动农户增收。”符光华说,未来要走“大景区、大产业、大旅游”的发展之路,单一景点景区要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民宿空置率高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符光华说,下一步,他们将搭建线上旅游平台,整合当地酒店、民宿资源,推出景区、住宿优惠套票,实现景区、企业和农户互利共赢。
  串珠成链 全域旅游协同发展
  如今,平昌县已成功创建了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5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0亿元,旅游对GDP的贡献率达10%以上,对贫困户增收贡献率达到20%以上。
  平昌县旅游局副局长王钰均认为,这主要与当地提前谋划、高位布局有关。
  和周边通江县、南江县相比,平昌县没有光雾山、诺水河这样的知名景点,旅游资源优势并不明显。近年来,当地一直把发展乡村旅游列为重点,通过深度挖掘、重点打造,成功创建了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以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皇家山为例,皇家山是当地有名的茶产区,有近10000亩有机茶,2016年入选“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舞的发源地。依托这些资源禀赋,当地整合茶文化、非遗文化,建设翻山铰子文化园区,将茶区变景区。
  和周边通江县、南江县相比,平昌县没有光雾山、诺水河这样的知名景点,旅游资源优势并不明显。近年来,当地一直把发展乡村旅游列为重点,通过深度挖掘、重点打造,成功创建了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以新晋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皇家山为例,皇家山是当地有名的茶产区,有近10000亩有机茶,2016年入选“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舞的发源地。依托这些资源禀赋,当地整合茶文化、非遗文化,建设翻山铰子文化园区,将茶区变景区。
  不过,王钰均也注意到,近年来旅游景区发展过快的问题。“很多项目还是依靠政府投入,市场部分还没有培育起来。如果长期依靠‘大手牵小手’,就会一直‘脱不了手’。”
  对此,当地也正在探索创新旅游投入机制、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催生旅游发展新动力。例如,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为主、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融资渠道,整合扶贫、交通、水务、住建等部门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开发旅游、经营旅游项目,实现景区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针对一日游、过境游等问题,当地正在按照全域理念打造城市旅游综合体。“我们将构建四条旅游环线,将沿线景区、优质旅游资源串联,协同发展。”王钰均说,升级景区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加大旅游人才培训力度都是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标题:平昌旅游破解同质化瓶颈
阅读:7993  【字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