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巴中市用活政策保证困难群众住房安全

信息来源:巴中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21 09:41

1


  图:青凤镇龙井新居 记者 付海旭 摄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从木板房到土坯房再到砖瓦房,平昌县青凤镇枫香村61岁村民杨志甫30年搬了3次家——从一下暴雨就涨水的河下到半山腰的滑坡地带,再到安全宜居的聚居点。
  到2020年,我市全面解决31.8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居安全,任务艰巨。为此我市创新举措,打捆使用土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政策一招棋“活”,资金瓶颈极大缓解。
  如今,在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巴中,越来越多生活在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水淹没区的贫困户像杨志甫一样,逐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指标换资金 土地增减挂钩“四两拨千斤”
  “道路平坦整洁,再不用一脚泥巴走回家。城市社区有的公共设施这里也有。”提到搬进聚居点,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村民金朝中激动地说。他家祖祖辈辈住在山里,全家仅有的两亩土地十分贫瘠,一年忙到头只能整个温饱。家里的房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起的土坯房,早已破败,一到刮风下雨就没法住人。
  “早就想修新房了,但一套房子修下来要十几万,哪拿得出啊?”金朝中的困难在枇杷村不是个例。
  转变自2014年9月开始。原国土资源部为支持巴中脱贫攻坚,专门出台“可在省内跨县、市开展增减挂钩”等6条支持政策。枇杷村率先开展增减挂钩试点项目,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户只需贴补两三万元。随后,村里110户群众入住新居。
  用增减挂钩解决农民建房资金问题,这是一项重大创新和突破。从2015年以来,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全市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671个,新建住房近2万套,解决了7万余人的安居问题。
  我市还对项目区内鳏寡孤独和因病、因残、因灾等无能力建房群众,以廉租房兜底,实现“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
  抓好项目整合 地质灾害避险搬出新天地
  “世世代代住在深山老林里,怎么也没想到还能搬出大山住进新房。”通江县铁佛镇平坝村村民苟正龙乐呵呵地说。
  我市地质环境脆弱,到2015年底,还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601处,占全省近10%,威胁到3.6万户16万人生命财产安全。
  避险搬迁是最佳的选择。但故土难离,让村民说搬就搬可没那么容易。如何让村民搬得起?资金从哪来?“按照部省的安排,按贫困户4万元、一般户3.5万元的标准,足额兑现搬迁补助资金。”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小兵介绍。
  资金来源有哪些?“统筹!”何小兵说,统筹各方力量,整合补助资金,搬迁群众平均补助较单一的避险搬迁补助金额提高2至3倍,同时由政府出资打造其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设施等。另外,建房用的砂石、水泥、砖瓦由政府统一到相关企业议价,使每户节约建房成本1万元。
  搬得起,还要解决“人往哪儿搬”的问题。我市坚持整村推进、应搬尽搬,紧密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科学选址聚居安置点,让群众搬到安全宜居的好地方、新家园。
  南江县沙河镇将营村安置聚居点就选址在一片坡地上。“以前是稀疏的松树林,土壤条件也不适合耕种,因此一直没有好好利用。”村干部王天新说,这样选址也折射出一个原则:不占用耕地。
  提升幸福指数 危旧房改造实现安居梦
  走进恩阳区明阳镇旱谷村,一座座白墙、青瓦、雕花木窗的特色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村民周敏桦说,做梦也没想到居住多年的老土屋变成如今的“小洋房”。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旱谷村。近年来,按照“农民自筹资金为主、项目资金以奖代补”的政策,村民积极投身旧房改造,如今住进新房,个个喜上眉梢。
  “几年前,我们住的房子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村民王贵昌说,现在新房加固改造后,不仅干净漂亮了,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注入一股水,引来万股流。在危旧房改造中,我市采用打捆项目、金融支持、政府投入、群众主体、社会资本等投入机制,实施政府责任主体、农民建设主体,用以奖代补、快建快补、不建不补等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社区服务和管理一体化,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今年初,我市印发“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实施方案,今年起将全面启动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通过“拆、保、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到2022年基本完成全市27.16万户农村土坯房的分类改造整治工作。(记者 何欢)
  原标题:住房有保障 安居暖民心


阅读:1470  【字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