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巴中市出台《市直机关助力脱贫攻坚为民解忧解难十条措施》

信息来源:巴中日报  发布时间:2019-11-14 15:30

为群众解难 为基层减负 为驻村干部解忧

  当前,随着全市主题教育的纵深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决战”的深入推进,11月11日,《市直机关助力脱贫攻坚为民解忧解难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记者了解到,《措施》聚焦脱贫攻坚中群众和基层干部关心、期盼的一些难事、急事,旨在为群众解难、为基层减负、为干部解忧,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

  助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针对群众持续增收难、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等问题,《措施》提出,要紧扣“四大特色农业产业”,结合实际,帮扶单位每年多途径筹措资金和物资,帮助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支持村级组织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帮扶单位+机关干部职工+农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销售模式,协助销售扶贫产品,每年集中采购贫困村、贫困户农副产品不少于1次。协助村“两委”盘活“山水田林房”等集体资源资产,引进优质业主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

  同时,在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技能、助力培养实用技术能人等方面,帮扶单位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结合村情实际和贫困群众需求,协助村“两委”分类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产业发展需求的贫困群众到职业学校、龙头企业、基地园区学习实用技能,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培养一个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明白人。

  助力基层治理培育乡风

  乡村治,百姓安。创新基层治理,才能更好护航脱贫攻坚。《措施》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乡风文明培育、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办法。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帮扶单位定期邀请本单位法律顾问到联系村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协助村“两委”建立主要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两代表一委员”等组成的乡贤调解员队伍。

  在乡村文明新风培育方面,帮扶干部经常性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贫困户解决好人畜混居、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线网乱搭、物品乱摆等突出问题,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讲清洁爱卫生习惯。

  在特殊群体关爱方面,帮扶单位组织机关干部与联系村鳏寡孤独老人和留守儿童结对“认亲”,结合实际,每年帮助他们完成一个“微心愿”。

  针对村“两委”班子建设难的问题,《措施》要求要持续深入开展帮扶单位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每半年联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协助村“两委”配齐配强班子,充分利用节假日走访、看望外出务工返乡人士,动员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协助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市直机关工委每年按规定向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下拨党费,重点支持城乡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

  《措施》还提出,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督促大病救助、低保救助、一卡通使用等扶贫政策在贫困村、贫困户落地落实,打通扶贫政策“最后一公里”。协助村“两委”完善村务工作机制,做到村务工作公开、公平与公正,杜绝扶贫领域微腐败发生。

  助力基层减负干部解忧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针对基层减负难的问题,助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等问题。《措施》明确要求,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到基层开展帮扶工作,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接进村入户,按规定缴纳生活费。市级部门(单位)特别是有职能职责下延的部门(单位),尽量减少对基层的督查、考核、会议、材料报送和表格填报,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整合挂牌、上墙制度等,检查评比杜绝外行看内行,切实把基层干部从一些过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措施》还注重对干部的激励关怀。要求市级牵头单位督促帮扶单位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健康体检、意外保险、带薪休假、走访慰问、期满轮换等制度,经常关心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足额兑现相关经济待遇,优先考虑相关政治待遇,符合条件的驻村干部优先推荐使用。

阅读:1904  【字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