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

巴文化 我们共同的基因文化

信息来源:巴中文联  发布时间:2018-06-29 11:08

1

  一、巴中是巴文化的故里,巴文化是巴中的基因文化,它是与楚文化、秦文化、蜀文化并列的远古文化
  巴中文化传承上以巴文化为主,巴文化是在融入了中原的秦文化和楚文化后,最后成了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巴中先民属于古巴国丹阳巴人 古巴国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氏族王国。巴蜀研究会张秀研究证明,巴人发源在秭归和江陵之间的丹山,巴中先民属于丹阳巴人,是经汉中通过“米仓道”逐渐迁徙过来,然后建立了古巴国,而重庆“巴县”江州叫“巴子国”,是两支巴人。巴中和巴州在唐代以前是通用的,唐诗中例子比比皆是,更早如《三国志》中张鲁败溃巴中,张飞于巴州智擒严颜等史实也足以证明。“巴国”和“巴子国”是两个概念,古巴国得名比巴子国还要早一些,大约在夏代末期建国。武王伐纣中的“巴渝舞”也不是指重庆(渝),而是阆中的渝水(当时阆中属于古巴国)。“巴渝舞”中的“巴”和“渝”是指阆中的渝水和巴中的古巴国,与重庆没有任何关系,这些都能从资料和历史考证出来。
  (二)巴文化是巴中区域文化的母体 巴中在巴文化区,巴文化是一种远古文化,它后来被强大优秀的汉文化吸引和同化,成为了华夏文化的同体,巴文化的文化特质在今天的巴中人身上似乎感受不深。这给巴中开发巴文化带来了一个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上的困惑,也给一些人认识观念上带来了障碍。实际上,巴文化是巴中历史文化发育、生长的母体,它是巴中文化的根,在这棵“老树”上后来又生长发育了米仓古道(盛唐石窟、巴山背二哥)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繁茂枝叶。多年来,因为巴文化考古遗存不清晰的原因,很多人对巴文化能否作为核心文化做大做强感到怀疑,缺乏巴中的巴文化自信。这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概念,文化产业的开发可以进行移植和借用,美国借用“熊猫”和“花木兰”成功做好文化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同为巴文化的区域,别人没有做起来的,如果我们可以借势抢先一步,占领“巴文化”开发的高地,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策略。认清巴中在巴文化发展上的优势和劣势,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巴中的任务主要在于突出特色,做强优势。
  (三)巴中是巴文化资源丰富的积淀区 巴中是巴文化资源丰富的积淀区,是巴文化的核心传承区,是以巴文化为先导,巴蜀文化融汇的多元聚居区。巴中的巴文化资源非常富足,是巴文化的核心传承区,也是以巴文化为主,巴蜀文化的融汇地带,巴人在山区以渔业文化为主,所以说巴人豪放、豪迈、大气、勇武,而蜀人以平原为主,是农耕文化,带有一种休闲、安逸、安闲、祥和,还有一种小农的经济意识。巴蜀文化的差异就在这儿。
  二、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精神和宝贵品格,诸多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均可佐证,其核心要义尤需肯定和倡导
  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精神和宝贵品格,从古至今,巴文化如巴江、嘉陵江、汉江源头生生不息跌宕无止,巴中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巴文化符号元素,无不彰显着巴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品质 所谓巴文化,就是历史上巴国、特别是巴人或巴地创造的文化。巴文化是一个极其具有个性和特点的区域性文化,它富有特质的精神大体上反映在哪几个方面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我们本地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四个字“忠勇节义”,总结得非常好。或许我们还可以再补充一些,是否可用“忠勇节义、豪放包容”8个字来概括,这里初步提出来供诸位商讨指正。下面我们举例对之做些简要的阐述。
  说巴人或巴文化具有“忠勇节义、豪放包容”的精神和宝贵品格,这是有充分的依据的。我们可以举历史上著名的巴渝舞作为例子来加以诠释。商周之际,武王伐纣,号称有八百诸侯响应参加,基本来自西部尤其西南地区,其中主要有八个盟国: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这在《尚书》里记载得很清楚。周武王的这八个国家或盟邦都在西南地区,其中蜀在川西平原,其余至少庸、彭两国就在大巴山周边。据很多学者研究,巴就是彭。在川东一带,历史上有不少带彭字的地名、水名和器物名。如阆中有彭道将池、彭道鱼池,开县、云阳有彭溪,巴中所在的渠江流域板楯蛮也与彭密切相关。我们知道賨人是巴人主要支系,又叫板楯蛮,板楯就是木楯牌,是一种防御性军事装备,又写作楯排、彭排,楯是其本名,板楯是就其材料而言,彭排则是因为是彭人的武器。这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族群,并以其用优质坚硬的木头制作的楯牌或彭排著称,因而闻名天下。可见板楯蛮或賨人就是《尚书》中随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彭,彭人或板楯蛮居住生息的地域很宽,不仅广泛分布于大巴山以南的巴中以至整个渠江流域,而且在大巴山以北的汉中等陕西南部也很多,通过蜀道就可以方便地与关中地区的周人联系结盟,出兵参战。
  巴人这次参加武王伐纣立了大功,而且表现极为突出而富有特色。《华阳国志》等史书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可见前歌后舞、英勇豪放的巴人,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殷纣王的军队,迫使其临阵投降,此事因而载入《尚书》这一古代最重要的典籍,彪炳千秋。史书又记载,西汉初年,板楯蛮“亦从高祖定秦有功,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渝舞的由来。打仗与跳舞,现在看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两者的结合实际上正是古代军礼文化的传统,毫不足怪。打仗要唱歌跳舞,以提振士气,威压敌方,古代就是这样的。古人打仗是很讲礼的,双方一定要站好阵,鸣鼓也就是奏乐才能进军,决不能队都没有排好就进攻。坚守这样一个古代的军礼,这是历史上很多民族的普遍传统,在有的民族中一直流传到近代。如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格兰人都要整齐列队吹着风笛,穿着花裙子,敲着鼓去冲锋陷阵。所以巴渝舞实际上就是源于我们賨人的古老的军乐军礼传统。以賨人为先锋的灭商一战打得非常漂亮,史书记载就说,賨人歌舞引领的部队,在甲子那一天上午一仗就把商王朝灭掉了,仗打得很痛快。到了汉高祖时,我们知道秦末汉高祖刘邦是被分封在我们巴蜀汉中的,当时的汉中在地理风俗上都与巴蜀同域。汉高祖以巴蜀为其王业之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还定三秦,带领军队悄悄地从故道那边绕过去攻打关中地区,担任前锋部队的又是我们渠江流域的巴人——板楯蛮。仗又打得非常漂亮,汉高祖很兴奋,就下令宫中的乐人,也就是当时从事音乐歌舞方面的专业工作者,专门学习和演出巴渝舞,成为国家的传统节目,影响传袭甚为久远。巴渝舞的史实,实际上反映了巴民族是一个非常优秀而富有文化特色的民族,不仅很勇敢,而且很可爱,很豪放,很有艺术感。这么优秀的文化,老实说,如果我们不去弘扬它,那就真的对不起老祖宗了。巴文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充分的忠勇坚强,豪放乐观的精神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今天如能将之融入文学艺术作品,一定会非常感染人。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就是文献当中记载的巴将军蔓子的感人事迹。据说巴国一度曾经出现过内部动乱,就请邻邦楚国派军队来帮助平定,当时就讲好条件,一旦平定以后,巴国就送三座城池给楚国作为酬谢。楚国很强大,很快就把平定动乱的任务完成了,就来要账了,直接找到责任人巴蔓子将军,巴蔓子明确回答,国家的土地是不容丢失的,我可以用自己的脑袋来酬谢你,但是国家的城池没办法给。说罢就当场自刎,以头谢楚。楚王大为感动,他说,假如我的臣下都这样忠勇爱国,还要人家的城来干吗?!所以马上就命令以上卿之礼,安葬巴蔓子将军的首级,上卿相当于执政大臣,以这样一个崇高的礼节来安葬了巴蔓子,巴国也同样以国葬来葬了巴蔓子。巴蔓子将军表现的,无疑是坚贞爱国、有义有节、大智大勇的精神,实际上是反映了一个族群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毫无疑问是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粹,是我们今天该弘扬的。
  从“包容”这个角度来看,巴文化也是可圈可点的。巴地和我们整个四川一样,历来就是一个移民进进出出的地方,其文化犹如一个大型水库,水来自四面八方,又流向四面八方,在开放中形成动态的融聚。历史上的四川,曾经有过至少五六次大规模的移民,小的就难以计数了。古代最后的一次大移民就是湖广填四川,这之前,由于明末农民战争,明王朝与清军的战争,后来又是吴三桂的大规模叛乱及清廷的平叛,前后战乱好几十年,四川人口丧失殆尽。据清朝初年政府的统计,当时全川人口总共只有8万多户,省城成都到处断垣残壁,甚至有虎豹出没,省政府不得不搬到阆中去办公长达十几年,所以现在在成都基本上是以后移民的后裔,找不到清朝以前的土著人了。但在成都远郊的龙门山地区,我们还有一批土著。巴中的情况也类似,既有作为人口多数的外来移民,也有一定数量的土著。昨天我来的时候,和巴中文管所的汪所长同路,汪所长说他对此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们汪姓就是土著,我想应该有道理。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巴蜀地区,历来有不排外、兼容并包的精神,这与巴蜀历来就有很多移民的史实和传统相关,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文化品格。因为如果是一个区域是开放的,其人民来自四面八方,又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这个区域一定是充满活力的。从系统论角度说,这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按照系统理论,封闭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我们巴蜀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充满活力,并形成传统,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什么叫传统,传统就是生生不息,传之久远的一个文化系统。这和我们巴蜀文化的品格、特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巴文化毫无疑问也是具有这样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性格。
  (二)巴中民俗中处处可见巴文化印痕 《辞源》对米仓道的解释:“自南郑经米仓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又载:“武王克殷,封其宗姬于巴”。《阆中志》载“蜀王伐苴,秦惠王借救苴伐蜀灭巴”。笔者认为:灭国并不一定就能灭人,巴人的后裔仍可以以另一种身份存在今天的巴蜀之间,它的文化则如巴江、嘉陵江、汉江源头生生不息跌宕无止。保存到今天的一些古老习俗如“巴渝舞”、“耍草龙”、 耍“板盾(凳)龙”、打“耍锣”、取火用火镰(纸媒创石取火)、穿“脚码子”、烧鼎锅做饭、碱灰汁点魔芋、杠端公(巫教)的“撵梅山”、“过刀桥”、“跑川花”、熏蜡肉、堂屋门上挂“吞口”、正月十五“烧格蚤”,高寒山区的刀耕火种,14岁以下凶死之人不入老坟园,(以四疋木板为棺,名火匣子)“葬”入石岩的习俗:平昌之河流冠名有“巴河”(原名南江河)、通、巴两江汇合后名“巴江”(见谭其骧《商时期全图》)、巴水河、巴渠;以山冠名者有大巴山、巴岭;以人或事冠名者有巴渝舞、巴山背二哥、巴峪关、巴蛮子、巴志、 巴岩洞、巴蔓子、巴掌、巴不得、巴结、乡巴佬、巴蜀、下里巴人、巴笼、巴笆、巴灵台(有乾隆时期的“巴灵台赋”);以动植物冠名者有:巴蛇、巴戟天、巴豆、巴茅、巴岩香、巴鱼、巴岩姜,还有把露出嘴外的牙齿叫“獠牙”等。又如《后汉书》载:“巴郡阆中夷(賨,以下同)人(板楯蛮),作弩射白虎”。《巴州志》载:“汉王发夷人伐“三秦”。同样是把原巴国一带的人称作异人(夷人)。此外,各史均记有“东汉末张鲁拥有汉昌”等等,能影响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与古巴人后裔不无关系。巴中至今保留着的一些建筑、生活用品比如吊脚楼、吊锅、吊罐、风车、磨子等,尤其是石板屋(在今南江光雾山风景区还有实物原型,这个石头建筑文化和今天恩施一带石板屋可以形成巴文化的呼应,应该特别注意。)、垒房等。这一类的文化记忆应该是很多,但是需要去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巴文化相融于大巴山子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之中,它依附于具体的物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存在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说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有出口成章的民间俚语,有无处不在的民间方言,有千百年不变的民风、民俗、民情、民歌,有充满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有成为非遗文化的传统工艺和工匠,还有一些蜿蜒于崇山峻岭中的古道,掩藏于山野中的古建筑、古庙、古碑、古迹、遗址等等。正因为有这样的存在方式,所以它生命力强,我觉得巴文化重点在这里,特色也在这里。这些存在就是巴文化的符号元素。
  三、巴文化是古代地域文化,又是现代文化,是发展的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巴文化一直鲜活在老百姓口耳相传中,它不断融汇其他文化,随时代发展而历久弥新。
  (一)巴文化一直就鲜活在口耳传承中 巴文化从时间来讲是古代远古文化,但从地域来讲它又涵盖了古今,几千年沉积和传承下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一些有巴文化特色的东西。比如说著名的“薅秧歌”便以文化的形式积淀下来了。这样的文化传承在衣食住行当中都有,比如说吃腊肉、盐菜,这是很典型的巴中山区特色。巴中还有一个最典型的东西——鱼辣子,唯有巴中喜欢把鱼腌制起来,弄到辣子酱里面,可以长年累月地保存,这在吃当中也体现了巴文化的一种沉积。还有一些即将消失的比如说行头,过去穿的钉鞋,防滑的脚码子文化;巴中背二儿哥特殊的背架子,还有丁字杵,这些都是在“米仓古道”上行进的,背二哥货队运输队跟我们丝绸之路的商队,是可以并列的。表现在语言上,巴中的方言土语,其他地方都没有,只在巴中在流行,而且到今天还一直鲜活在老百姓口中。
  (二)巴中历代民间文化无不反射着巴文化的光芒 汉中大道等几条古道接通了南北文化和经济动脉,使巴州的民风民俗、农耕科举、文化形态、生存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南北文化融合后,演化成具有巴中本地特色的风情民俗。巴中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和歇后语、背二歌中均有体现:“耍锣鼓”(“十八换”、“大开门”、“野猫过桥”、“翻山铰子”),以及巴地风情浓郁的唢呐曲等等。这在巴中传统戏曲中反映更明显:川剧《赵琼瑶四下河南》、《滴血珠》、《盘山》等等,都为巴人精神的延续和米仓古道的文化内涵增添了很多闪光的亮点。
  (三)红军文化是巴文化在近代一次华丽转型 巴文化就是巴国、巴人、巴地,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劳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巴文化在气质上是豪放的,在性格上属于进攻型的。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巴中人,最初巴人助武王灭商纣在阵前跳“巴渝舞”让纣兵倒戈,是这种勇武精神的感召,当年那么多巴中人义无反顾参加红军,因为他们传承了巴文化豪放进取的精神。所以说“红军文化”也属于巴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脉相传的,正是因为有我们“巴人”宁舍头颅不舍城池的性格,那么多巴中儿女转战全国,为新中国成立抛洒了自己满腔热血。
  四、取精用弘,倡导巴文化,既要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巴文化,又要走进来,增强巴中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巴文化我们要有自信,还要有一种使命感、紧迫感。巴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巴中最具特色的资源,面对这样极其丰厚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巴人的子孙应责无旁贷地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要对以巴文化为源头的文化资源有全方位的认识,深刻认识它对于一方发展的经济社会价值,并使之从资源有效转化为资本。
  (一)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实物或非遗文化遗存 巴中属于巴文化的中心区域,如何弘扬巴文化,如何打造和发展巴文化,我认为这个首先还是要从考古从文物从实际当中抓起,比如说民俗的一些东西,民俗的是农业文化、音乐文化、商业文化,还有民俗的一些婚丧嫁娶,这一些东西我们应该及时的给予一些抢救性的保护,去挖掘它。比如说我们民俗文化那一块儿,农村现在很多东西快要濒临灭绝了,如说风车、蓑衣、锄头现在都要换代了,这一些东西逐渐逐渐消失了,我们能不能把这一些东西抢救性的征集回来,建立民俗博物馆,这样才能够把这种文化现象保留下来。第二个还是要与国家同步,实行蜀道文化的申遗,通过申遗来打造巴文化的一些景点,按照米仓古道的线路文化,以金珠串玉的办法把巴中五个县区的一些历史文化景点把它串起来。
  (二)找准巴文化的代表符号 巴中巴文化遗存很多,关键是我们如何把这些东西集中到一起,用什么符号来展现我们的巴文化,要拿得出来货,才能让别人信服。比如广汉的“三星堆文化”,眉山的“三苏文化”,根本就不用争议。巴中拿什么东西来摆,如何来摆这个东西,如何让大家承认你这个东西。我们要把巴中方方面面的“文化”集中起来,展示给世人,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这样才有说服力。如何有效地将巴文化摆出来、造出来、提升出来,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承认,才是最重要的,才能行之有效地将巴文化发扬光大。我们现在应该提炼一个巴文化的主题元素。迄今为止全国对巴文化的主题元素还没有,现在既然要打造巴文化,就应该提炼巴文化的主题元素,让外人一来就知道这个地方是“巴文化”的中心,来了之后有东西看得到摸得着。应该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长效机制,让巴文化在学术界引起争论,我们要有目的性的,通过学术讨论、学术研究要把这些形成成果。有争论才有注意。推广“巴文化”不应该只在巴中,应该要走出去。
  (三)整合资源,响亮打出巴文化名片 巴中代表巴文化的东西到处都有,只是老百姓不知道是文化,也就流失了。要在这个“巴”字上做文章,立足巴中的“巴”字,需要把我们巴中本地的东西挖出来。城市景观打造当中也要体现巴文化元素。比如说广场、石壁、道路、山川等复古命名,或标明是巴地遗址。整合资源,以巴文化为主要核心,实现资源共享。盯住国际市场,可以书籍、光碟、图片等保存遗迹或民俗并尽可能推广开去。
  (四)搭建平台,引领示范,形成良性互动 作为文化工作者,要有本土文化的自觉和践行,要用笔去记录,要用镜头去记录,要用现代的传媒去展现、留存并发扬光大。现在的重点是关注巴文化的存在及存在形式是什么,如何更好地把这些文化加以收集、整理、挖掘,展示出来留存下去。现在人们对巴文化的认识已经有了开始,重要的是缺乏平台和引领。现在不仅仅是策划一档节目或一期栏目了事,而是要有一个长效机制,一个平台让巴文化的研究持续下去,这也是一个关键。不能说今天我整一个“热说”巴文化””热过了就冷了。我觉得关键现在我们缺乏平台缺乏引领,现在有人在热爱这个也在研究这个,但是你没有平台没有支撑,人家就研究不下去。让研究巴文化、热爱巴文化的人有话可说,有地方说话。还能够把形成的东西能够保存下去、传播开去,这个是很重要的。
  (五)用文艺作品推介巴文化 这两年,巴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办了一个叫《说古道今》的栏目,主要挖掘巴中的历史文化,对巴中的文史和民俗作了一些介绍,这样的做法很好。巴文化是巴中的基因文化,它已经渗透进巴中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里,流淌在每一个巴中人的血液里。基因文化对一个地域、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它在民族、地域的品格、人文精神等等各方面都起着引领作用。在今天,我们来讨论巴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两头来走。一个是理论研究,这应该是文化专家和民俗专家的使命,沉下去,深进去,找准定位,找到零点,形成专著,让世人信服。另一方面,呼吁巴中的作家们要有使命感,更要有创作的故乡,要以文学作品的方式把我们的基因文化巴文化推介出去。这样的例子在世界文学史上比比皆是。福克纳一生都在写他那邮票大小的故乡。一个好的作家,往往不是那种动不动胸怀世界的,而是由很小的开口进去后再写出来的作家。像鲁迅的小说,基本上是他故乡发生的故事,沈从文的如是,莫言的如是,张承志的如是,史铁生的如是,贾平凹的也如是,而余华写得最好的小说,也是跟他童年有关的小镇生活。童年的一些东西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写在了这些作家的写作史上。边城之于沈从文、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商州之于贾平凹、地坛之于史铁生、西海固之于张承志,都有地理学和精神学的符号意义,这不是偶然的事情。一个作家的经验和处理经验的能力,必然是跟他的童年记忆、少年记忆有关。随着作品的走出,越来越多的人会熟悉“巴文化”,热爱“巴文化”。
  “文化引领发展、文艺传播巴中”,我们应该组织力量深入发掘、全面梳理文化资源,摸清本底,从中发掘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以之融入、渗透到各类产品、产业,提升其品质和附加值。其次,梳理出富有特色的亮点,作为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的生长点,形成特色文态与业态、形态和生态有机结合、四态一体的良性发展格局;第三,提炼出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的文化符号体系,寻求实现巴中文化的世界表达,打造城市和区域特色品牌,从而整体提升巴中鲜明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阅读:4314  【字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