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好“三个角色” 助推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8-08 10:4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巴中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典型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决胜全面小康最艰巨任务、最大短板在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宣传部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要扮好思想发动机、文化传承者、文明塑造师“三个角色”,打造有新气象、新魅力、新风尚的幸福美丽新乡村。
扮演好思想“发动机”,催生创新创业新乡村。乡村振兴主体和受益者是农民群众。乡村振兴关键要唤起民众。要运用多种手段,打通基层宣传工作到达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唤醒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农民创新创业、发家致富的内生动力,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火热战场。下好政策宣传“及时雨”,让群众跟党走感党恩。针对农村群众对党的政策不了解或了解不深、一知半解甚至曲解误解的状况,大力推进“村村响”工程,建设2000余个“小喇叭”,开设面向农民群众的官方微信,以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定期不定期地播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党的惠民政策;开展“党的政策进万家”活动,组建1000余支宣讲小分队,开通政策宣讲流动车,走村入户面对面、全覆盖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群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晓“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发自肺腑拥护党的政策,紧跟党的步伐。强化愿景感召“筑梦想”,让群众想创业图致富。采取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宣传手册、官方微信“多位一体”宣传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发展规划、建设重点和美好前景,让风貌别致的聚居点、设计新颖的民居、绿色生态的产业、畅达便捷的交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幸福美丽新村“愿景图”点燃群众脱贫奔康梦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引导群众自发创业图变,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典型引领传递“正能量”,让群众学先进赶先进。先进典型是最直观、最鲜活的教材,是无形导向、无声驱动。组织深度挖掘、培育、推荐、宣传一批“乡村振兴头雁”“脱贫攻坚之星”“创业达人”“ 最美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讲好他们的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动激励群众,推动形成乡村振兴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扮演好文化“传承者”,培塑乡愁浓郁新乡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到乡村振兴中,深度发掘本地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以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培塑饱含乡愁、乡音、乡情的新乡村。呵护历史印记,让乡愁的“根”留住。对川东北民居、传统古村落、名人故居、宗族祠堂等具有地方标志的传统建筑和农耕农具等农业遗产进行有意识保护,对其鲜明特色和深刻历史印记进行深度挖掘、丰富、再现,彰显其在幸福美丽乡村创建和乡村旅游发展中人文魅力,活化成乡村记忆、历史风景,成为“看得见的乡愁”,永葆“温度”,焕发光芒。做响“律动巴山”,让乡音的“味”浓厚。做响“律动巴山”地方群众性文化品牌,依托“巴人文化艺术节”“晏阳初文化讲堂”“秦巴舞韵”“周末剧场”“相约古镇”等载体,深度发掘巴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地方独特文化,保护创新并重,让巴渝舞、板楯蛮、巴山背二歌、翻山饺子、巴中皮影、薅秧歌等具有地方风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特定符号,让“乡音”广为传唱,愈久弥香。激发乡土情愫,让乡情的“脉”延续。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定期举办“看家乡·话发展”“游子家乡行”“情系家乡·回报桑梓”“我为家乡发展建言”等联情活动,架起“乡情桥”,让“最美故乡水”“最圆故乡月”“最亲故乡人”融入血脉、植入骨髓,让乡情代代延续,转化为建设家乡、回报桑梓的动力源泉。
扮演好文明“塑造师”,涵养良俗善治新乡村。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以“四好村”创建为契机,深化文明乡风建设,让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尚涤荡乡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养成好习惯。坚持“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原则,健全村规民约,教育引导家家户户把村规民约当作行为准则。完善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禁邪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遏制打牌赌博、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大力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精神上首先“站立”起来,自觉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勤劳双手致富奔康。深入开展道德建设活动,形成好风尚。推广乡村道德银行,实行积分制管理,围绕“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勤劳致富、敬老爱亲”五个方面开展道德积分评比,做到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公示、一月一兑换,实现“德”者有“得”。每年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 身边好人”等系列道德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力量、道德楷模风范带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好形象。实施文明创建“十大细胞工程”,深化乡村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行动” “新型农民培育行动”“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行动”,定期开展“文明村(社区)”“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涵育文明乡风,使“靓丽整洁、和谐文明”成为乡村新形象。(石惠蓉 作者为巴中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阅读:5573 【字体: 大 中 小】